一个逝去的改革研究机构——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
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介绍
简要历史 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及其前身、姊妹所、下属机构)是1980年代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民办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它的宗旨是:倡导知识分子的良知、客观性、公正性和历史感,开展具有独创性、超前性、批判性和实证性的学术研究。它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面向社会、面向科学、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间思想库,推动公民社会的形成,促进中国的现代化和民主化。 王之虹、于国禄于1984年8月创办北京自强实业有限公司,10月创办北方书刊发行公司。陈子明、李盛平、杨百揆加入了北方书刊发行公司董事会。1985年,北方书刊发行公司作为主要发起单位和出资单位,联合北京经济研究所、中国金融学会、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等单位,成立了中国行政函授大学和北京财贸金融函授学院,何家栋、陈子明任联合校务委员会主要领导人。两所函授院校共招生23万人,在全国28个省市建立30余所分校,成为全国最大的民办函授学院。 1986年3月,中国行政函授大学下设中国政治与行政发展研究中心,陈子明任主任,主要成员有李盛平、王军涛、闵琦等。同年8月,经国家科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批准,成立了中国政治与行政科学研究所。中国政治学会第一副会长李正文应邀担任所长,陈子明、李盛平任副所长。1987年2月,国家科委人才开发服务中心决定与中国政治与行政科学研究所“脱钩”,全所人员分流到该中心批准成立的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首任所长陈子华)和北京社会和科技发展研究所(所长李盛平)。 1988年,陈子明任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所长。陈子明、王军涛、闵琦、刘卫华、陈小平、费远、郑棣、谢小庆、王之虹、王巍、陈子华、方宇、毕谊民、白桦等人先后担任所务委员。聘请李正文为名誉所长,谢韬(原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副校长)、何家栋、徐联仓(中科院心理学所所长)、袁方(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龚祥瑞(北京大学法律系教授)为顾问。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下设办公室、科研处、资料室、计算机室、开发部、培训部、编辑部、音像部、人事部、财务部以及经济学部、社会学部、心理学部、政治学部四个研究部门。 1988年3月,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签订“带资办报”协议,由经济学部接手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主办的《经济学周报》的经营与编辑事宜。《经济学周报》改组后领导班子如下:编委会主任冯兰瑞,董事长由原社长崔绍林兼,副董事长毕谊民,副社长费远,总编辑何家栋,副总编辑王军涛、费远、方宇(后增补高瑜、罗点点、郑棣),总经理陈子明。新一期的《经济学周报》《致读者》表示:“《经济学周报》代表现代化进程中的新兴的社会力量,表达思想,维护权益,提供帮助!”《经济学周报》改组后受到知识界、企业界和政府公务员的广泛欢迎,订数大幅度上升,被称为舆论界两朵奇葩之一:“南有《世界经济导报》,北有《经济学周报》”。 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社会学部与经济日报研究所合办了中国民意调查中心,由丁望任中心理事长,雷凡任副理事长,陈子明任主任,白桦任常务副主任,李依萍任副主任,温铁军、史天健任执委,郝宏生、江宏任学术委员,工作人员有李炜、谢定华、刘刚、闻佳平、徐萍、柯冬云、倪若昕等。中心设有网管部、培训部、抽样部、编码部、研究部、市场调查部等部门,培训了全国3万多名调查员,根据严格的科学抽样方法,分别建立了全国城镇、乡村调查网和北京快速调查网,可用于学术研究和舆论民意调查。 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心理学部组建了北京人才评价与考试中心,谢小庆任主任,王军涛和王之虹先后任副主任,车宏生、冯伯麟、李德伟任执委,成员有张治灿、刘丹红等。1988年2月,中心在科学会堂开成立会,原中组部部长陈野苹和李锐等到会祝贺。至该年5月,中心已引进开发各种心理测验量表37种,其中8种可在计算机上施测或评分。中心承担并完成国家“七五”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政府人员评价系统研究,根据此项成果,中心在1989年4月至6月承担了国家8个部委局首次公开招聘国家工作人员的命题和计算机阅卷评分工作。 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的附属机构还有华夏读书社、北京西城青年书刊发行社、北京市应用科技研究所、中国乡镇企业家培训中心、延安发展基金会等。北京社会与科技发展研究所于1987年3月成立。所长李盛平,副所长黎鸣,秘书长肖金泉;聘请李锐、苏绍智、于浩成、冯兰瑞、丁守和为顾问;于沛、王润生、刘在平、刘再复、孙非、孙立平、远志明、严家其、李书崇、李盛平、李醒民、肖金泉、杨百揆、吴廷嘉、沈志华、张宗厚、张显扬、陈奎德、秦晓鹰、黎鸣为学术委员会委员,黎鸣为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显扬、孙立平为副主任。下设科研处、编辑部、翻译中心、培训部、公共关系部、信息咨询部、技术开发处、办公室,科研处管辖现代化问题研究中心、“文化大革命”研究中心、社会法制研究中心、社会调查研究中心、情报资料室,编辑部管辖学术著作编委会、百科辞典编委会、文化教育丛书编委会、综合业务编辑室。 1989年6月以后,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等陆续停止活动。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dispbbs.asp?BoardID=26&replyID=7257&id=1376&skin=1
请见 中国人权卫士 CHRU.ORG 民运学理与实践
回复删除renwanding10@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