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主题内容配置标签(tag)——针对人物志写作
为文章内容配置标签可以实现几个功能:
1.实现内容与内容之间的相互关联。
这个功能不用多数。
2.以少数几个关键词(标签,tag)定义,识别内容。
关键词是文章内容的浓缩,利用关键词可以大大节省读者的搜索成本。众所周之,现在我们普遍用的搜索引擎所用的搜索主要是全文本搜索。全文本搜索不可避免的不能精确的定向内容,因此给读者带来了巨大的浪费。
就人物志写作而言,如何为主题内容配置标签呢?
我认为,就一篇事件性的内容而言,以下几类标签是必须的:1.时间,2.地点,3."行为"主体(人物,动植物,机构......), 4. 行为客体, 5. 事件主题。下面分别解释这几类标签。
1.时间
事件发生的时间,而非写作的时间。
2.地点
尽量的以别人可以识别的最小地点名称做标签。例如“家里”对读者来说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标签。如果事件发生在北京昌平区回龙观,应该怎样打标签呢?是打上北京,还是回龙观,还是昌平区呢?
可以采用一个基本原则来处理以上问题。如果文章内容所描述的事件包含一系列的小事件(如五四运动包括了一系列的小事件),而每个小事件对文章的主旨是重要的,那么就应该列出小事件发生的地点。
下面的论述稍微有些抽象,以一例说明。例如城管打小贩事件。
3.行为主体
“城管”
4.行为客体
“小贩”
5. 事件主题(行动,行动的目标,意义,评价)
“打人”,“城市环境管理” ,“侮辱” ,“和谐社会”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