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关于1956年“百花齐放”、毛泽东、朝鲜战争的谈话

1978年12月下旬,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兼中央党校副校长的胡耀邦与中央党校同志谈话。指出:毛泽东的思想有一个演变过程。这种演变不完全取决于毛个人,也包含不由自主的环境因素。以朝鲜战争为例,他说:毛泽东出兵朝鲜是非常犹豫的,几天几夜睡不着觉,不说话,下不了决心。这里出兵胜负只是因素之一,毛更深远的考虑还是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毛始终不赞成斯大林的两大阵营,开始提出“中间地带”,后来又提“三个世界”,愿意中国走自己的独立道路,与苏联保持距离。他意识到出兵朝鲜会改变中国在世界的位置。他后来常说朝鲜战争后斯大林才相信中国,但毛自己却是被迫的选择。五六年他想改过来,苏联一套已经根深蒂固,改不动了。指出:不赞成有些人认为毛一九五六年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开始就是“引蛇出洞”。他说:双百方针,十大关系,主要是反对教条主义,现在那些《毛选》五卷学习辅导材料中说成是反对修正主义是不对的。所以我主张党校学员读原著,不要去读那些辅导材料。引蛇出洞只是很短一段时间,是一九五七年五月主席对一些尖锐的鸣放言论起反感,认为性质变了,决定要反右,才有这种说法。而且当时也不是主席一个人,包括小平,都主张反右。他说,当时是这样的,毛提出双百方针多数高级干部不赞成,毛提出反右派大家都赞成,包括彭德怀,军队反右搞得也很“左”。一九五九年彭德怀在农村做了调查研究后才有庐山会议那封给主席的信。

Technorati 标签: ,,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王俊秀 古川:中国改革开放30年大事记

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的简历——维基百科

戴晴 我的义父 叶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