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丁家汉
多维特约记者丁佳汉/今年10月17日是中国共产党前总书记赵紫阳85岁寿诞。赵紫阳在
中国改革开放启动的关键时期先后担任国务院总理和中共中央总书记,是中国当代政治
史上重要人物。多维社特约记者为此专访一些华人专家和意见领袖,请他们围绕中国改
革开放发展及其经验教训,点评赵紫阳的思想、实践、历史贡献和地位。他们普遍高度
评价赵紫阳的领袖视野和功绩,为他后来的挫折表示遗憾和不平。
严家其:赵是我们永远的总理
中国前政治学研究所所长严家其对多维社说:“赵紫阳是我们永远的总理。”他接
着补充说,“他也是所有主张改革的共产党人的永远的总书记。”
在谈到对赵紫阳的历史贡献和地位时,严家其说:“中国人喜欢以几句话概括一个
领袖的一生作为。毛泽东说他一生做过两件事,一是打败国民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
国,二是发动文化大革命。邓小平也有两件事会留在史册上,一是改革开放,二是镇压
‘六四’。赵紫阳也可以用两句话概括他,一是经济改革,二是他在1989年共和国发展
的关键关头提出的‘在民主和法制的轨道上解决问题’这一原则。”
严家其认为,“关于第一点,中国人中争议不大,不过有人认为邓小平是主角。但
事实是,赵紫阳在经济改革的每一个关头都独立提出创造性的想法并直接领导和指挥中
国人将改革付诸实践,使中国经济一步步走上市场经济。邓有作用,但是邓的作用是政
治领导和确认,赵紫阳是大胆的探索者和启动者。正是赵紫阳的经济改革和领导使中华
民族上个世纪后期得以快速发展,这也是本世纪和平崛起的本钱和基础。”
关于第二点,严家其说:“这是赵紫阳为中国改革和发展做出的更重要的贡献,是无
与伦比的贡献!‘在民主和法制的轨道上解决问题’为中国经济改革启动后的制度变革
指出了方向,也为中国能够解决所面临的紧迫的和潜在的问题提出合乎潮流和经得起历
史检验的原则。可以说,如果这不能被中国接受的话,中国的前景并不令人乐观。这不
是说发展会马上停滞,而是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和政治问题,发展的潜力不能充
分发挥,发展还可能被突如其来的危机打断。所以说,和平崛起的提法还不够,应当加
上赵紫阳的原则,和平民主崛起才是我们中国人真正需要的。不仅内政问题应当这样解
决,台海问题和其他问题也应当在民主和法制的轨道上解决。将来我们回头看世纪之
交,赵紫阳会是中华民族和平民主崛起的奠基人,他在上个世纪领导的经济改革为崛起
创造了实力,他的‘民主与法制轨道上解决问题’的思想为这个世纪的崛起指出了原则
方向。”
严家其还告诉多维社记者:“这15年来,我们一直惦念赵紫阳,希望他健康、长
寿,为中国将来的政治改革做出别人不能替代的贡献;象他对经济改革做出的贡献一
样。其实,今天谈论赵紫阳做过两件事还为时过早,因为他的健在使他还可以为中华民
族创造新的业绩。这也是我们的期待。那时,我们可以说,赵紫阳做过三件事、四件
事。”
最后,严家其希望胡锦涛和温家宝两位领导人在赵紫阳85岁寿辰时去看看他,“不
是去看一个病人和老者,也不仅仅是去看一位令人尊敬的先辈,而是去看望一位历史上
表现出卓越的视野和智慧、至今仍对中国发展有潜在巨大影响的政治领袖,是去向他请
教。请他指点如何使中华民族在21世纪实现和平民主崛起。”
陈一谘:赵不是机会主义者
中国前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所长陈一谘从大陆80年代共产党的形势谈起:“文革刚结
束,华国锋政治上两个‘凡是’、经济上搞新的大跃进,使中国几乎崩溃,此时中共出
现邓小平、胡耀邦、赵紫阳和万里一批领袖扭转乾坤,开启改革开放时代。”
在多维社记者问及如何看待这几位领袖的异同时,陈一谘说,“从短期看,邓的最
大功绩是恢复实事求是传统、解放思想、果断地将中共工作重心转到改革开放促进现代
化建设轨道上,但其后他并不具体设计和领导改革开放的进程,胡赵万才是具体的策划
和领导者。从长期看,邓小平是一个经济上坚决改革计划体制、政治上坚决维护专制集
权的领袖,胡耀邦则从党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入手,提倡人道主义和自由民主思想,
力图启动政治改革,是具有社会民主主义情怀的领袖。赵紫阳则更全面,当然是有一个
发展过程的。”
陈一谘进一步解释:“农村承包制是万里和赵紫阳在安徽和四川先搞起来的,为全
国树立了榜样。农民在78年到84年人均收入增长二点四倍。进入中央后,赵紫阳先后试
验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承包、国有企业股份制等思路去改革国有企业。另一方面,进
行价格改革,能放就放,不能放就调,以期建立市场。当年,世界自由主义经济学大
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高度评价赵紫阳的改革思路是社会主义改革中的最天
才的设想。”
联想当年围绕赵紫阳的误解,陈一谘说:“赵紫阳不是机会主义者。他在1984年去广
东的飞机上对我说过,如果价格可以马上改,那么他就是下台也没什么,只要人民能享
受实惠;但现实是中国国企还不能接受价格信号。他说,作为主要领导,我不入地狱谁
入地狱。他另一次说此话是在讨论十三大政治报告中关于政治体制改革设想时。在政治
改革上,他比邓的思路更具体和彻底。赵在那时就说,中国改革应当经济上搞市场,政
治上建立民主制度。他主持政治改革研讨时,力主党政分开、党从社会经济管理中退
出、重大问题通过社会协商对话寻求解决方案、以及加强法治和制衡。据戈尔巴乔夫回
忆,1989年当他访华时赵紫阳告诉他,如果一党不能解决腐败,就应当搞多党制。1989
年面对当时的中国局势赵紫阳在亚行讲话提出‘在民主和法治的轨道上解决问题’表明
他已经完成由社会主义改革家到民主社会主义甚至自由民主主义的转变。”
多维社记者问到,如果赵紫阳当时认错是否可以发挥更大作用时,陈一谘不这样认
为。他说:“中国需要这样的有信念、有操守的领导人,如果将公共利益托付给那些为
了个人权位而屈服压力和随风摇摆的领导人,中国人和中国都将没有安全感。赵紫阳作
为总书记宁可辞官、也要尊重人民的意愿、宁可被事实监禁15年、也不改与人民站在一
起的初衷,是共产党中的奇迹,将永垂青史。当年台湾行政院长郝柏村就说过,如果邓
小平能顺应民意启动政治改革,那他将是20世纪中国政治史上第一人;如果他镇压,他
将是罪人。正是1989年的不同选择,使赵紫阳成为历史巨人的同时,将邓小平变为历史
上的矮子。因为,中国政治进步最终会到这一步,人们会尊敬那些为维护他们的利益和
意愿而甘愿付出代价的政治领袖,鄙视那些暴力镇压异己的政治强人。”
多维社记者谈及当局刻意淡化人们对赵紫阳的记忆、许多人甚至忘记了赵紫阳时,
陈一谘说:“这不公平!今天中国人从农民到知识分子再到企业家,都正享受着赵紫阳
主导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成就。而中华民族和中国大众又都品尝着赵紫阳的政治改革设想
不能实现的苦果,如腐败、社会不公、道德沦丧等等问题。”
陈一谘谈到胡温执政后的赵紫阳境遇前景时说:“胡温政治处境不象江李,江李有
政治包袱,胡温没有这样的包袱,应当学习赵紫阳,有信念,有追求,有勇气,有担
当,平反六四,启动政治改革。首先应当恢复赵紫阳的自由。”
王军涛:赵是时代的旗帜性政治领袖
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博士候选人、前中国大陆<<经济学周报>>副主编王军涛对多维
社记者谈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赵紫阳时说:“赵紫阳是我们时代的旗帜性政治领袖。美
国人说,领袖不是一般的管理者,而是在国家的转型关头透过庞杂的意见和纷乱的现实
看出历史的方向并抓住机遇带领国家完成转型、走进新的时代。评价领袖要在大的历史
进程中看他的思想、领导和成就。”
当多维社记者问中国的大背景或转型是什么时,王军涛说:“寻求后共产党时代的现
代化发展模式是中国人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华民族的现代化是在19世纪中叶开始的,
那时一贯自居为世界地缘政治中心和文明中心的中国人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落后及变革需
要。但中国人对需要变革什么有过一个曲折的探索过程,先是军事装备和经济生产,然
后到文明体系,再后是政治革命,最后是文化,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人已经意识到全
面变革的需要和方向。但这一进程被共产党革命打断。在20多年的伏尸百万的战争后,
中国共产党控制了大陆,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并开始毛泽东式的社会主义革命。在一系
列政治经济社会灾难中,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都付出史无前例的浩劫代价。到70年代中
叶,连幸存的资深共产党人都知道中国必须要寻求新的模式,这就是邓小平改革开放的
历史和理论逻辑起点。然而,对于这一改革的方向、范围、原则、操作目标和战略策
略,即使主张改革的中国人中也有深刻的分歧。直至今天,还远没有形成全面稳定和经
得住历史考验的思路。但是,这不是中国人缺乏智慧,没有思路,而是主要当权者扼杀
讨论、延误时机,才造成今日的困境和日后可能的险境。例如赵紫阳就是能够顺应历史
潮流提出思路的领袖。在实际中,赵紫阳是具体改革进程的发明者、启动者和组织者、
领导者。当他是封疆大吏时,四川率先开始农村改革并为全国树立样板,当他是国务院
总理时,中国开始新技术革命和第三次浪潮讨论,并启动市场经济取向改革和进入全球
化,当他任总书记时,政治改革提上日程,建立社会协商对话机制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和在民主法制轨道上解决问题的危机处理机制。当然,从寻求后共产主义时期的发展模
式的高度看,赵紫阳的思想仍可以再发展。但作为需要平衡现实与理想的政治领袖,赵
紫阳的视野是当之无愧的领袖境界。”
多维社记者问到如何评价改革开放中的邓小平与赵紫阳作为领袖的异同时,王军涛
说:“中国官方说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将改革开放归功于他。但这并不合乎
事实。80年代在北京了解改革开放的决策过程和高层分歧的人都知道,邓小平确实主张
改革,启动改革,并维护改革,就此而言,他也是领袖,看出了中国需要改革。但他的
领袖作用是政治性的,而且是两刃剑。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不是坚定
的改革派,而是改革派和保守派争取拉拢的对象。他实际上不仅保护了一些改革,也扼
杀了另一些改革,甚至痛下杀手,而且他保护的改革中不少是他先扼杀后来又支持的,
但付出不必要的代价并延误了最好的时机。赵紫阳确实是中共领导人中改革思想最全面
和决心最坚定的在一线指挥的领袖;从新技术革命,到市场经济,到社会协商对话机
制,再到民主与法治轨道上解决问题,思路完整具体而且适应当时的迫切需要。相比之
下,邓小平的‘猫论、’‘摸论’和‘三个有利于’仅仅是半个改革派。后来的中共领
导就太可笑了,企图搞两个口号、玩几把权术就当领袖。领袖需要那些推进中华民族进
步的力量体认你为领袖才行。你想,那些天天在付费手机短讯中充当笑料的领导人怎么
能是领袖呢?”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