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紫阳在软禁中的谈话(七)

199412

一、评毛泽东思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赵紫阳说:毛主席他从思想上来划分阶级,发动反“右派”斗争,迫害广大知识分子,使几十万知识分子家破人亡。他号召大跃进,动员近亿人上山毁林,大炼钢铁,造成生态破坏,给后代留下无可估量的后患。他大办人民公社,对广大农民实行奴隶般的控制,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破坏了生产力,造成几千万人的非正常死亡。现在看来,确实极其荒唐,毛主席好像是乱来。不过,实际上他有自己的理想、理论和指导路线。

赵从中国革命的历史探讨了毛主席的这个思想。他说,中国的革命同西方不同,十九世纪大战后,西方的工人阶级因受资本主义的残酷压迫剥削,尤其受原始资本积累的残酷迫害,才团结起来进行阶级斗争,搞社会主义革命的;中国则是受帝国主义的侵略,有亡国灭种的危险,为了救亡图存、救国救民,才团结起来进行民主革命的。正因为这样,中国人民才接受了马列主义。孙中山为了救国救民,复兴中华,开始时是引进西方模式,按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那一套来救中国,由於此路走不通,才又引进苏联模式,按列宁主义这一套革命组织原则进行革命,从而取得了北伐革命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又把马列主义民族化,改换苏维埃的旗帜,承认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所必须,从而争取了全国人民,并同国民党联合在一起,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继而共产党又高举和平民主、反封建的旗帜,团结了全国人民,并给农民以土地,进一步争取了农民,从而打败了蒋介石国民党,建立了新中国。

赵紫阳说:革命胜利后,毛主席首先要解决的是民族独立问题。因为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武装力量便不能独立,因此必须发展重工业,大力发展国防工业,不惜牺牲农民利益,甚至剥夺农民来发展军事工业,使中国经济走向畸形发展的道路。毛主席当时并不是要解决如何提高人民生活的问题,而是走的强兵强国的路线。

赵紫阳认为,后来毛主席提出的划分三个世界的理论,是要向世界革命进军,也是为了跟苏联比高低,有争当世界革命领袖的欲望,所谓毛泽东思想是继马克思列宁主义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的说法,即可说明这一点。但他并不赞成苏联斯大林的那一套模式。

我插话说:李锐的看法,毛主席在中国革命胜利后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去进行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

赵说毛主席是要继续革命,不断革命,而不是要使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搞经济建设。当然,毛也是一直在寻找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过去的新民主主义道路未走下去,继而提出了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后又要走人民公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道路。

赵继续分析说,毛主席提出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并不是马克思原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即建立在大工业基础上的以工业为主体的社会主义;而是要建立由“农民坐天下”的社会主义,即农业社会主义的理想天国。从他在战争时期所实行的一套供给制,从他提出的集工、农、商、学、兵於一体的人民公社制度,从他对军队发出的又文又武要兼作多样任务、角色的指示等,就可以得到说明。

我插话说:这大概就是民粹主义吧!

赵以比较肯定的口吻说,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农民的平均思想,在毛主席的思想里是根深蒂固的。他是从“农民打天下”,“农民坐天下”出发的。正因为如此,他反对特权,对官僚阶层是深恶痛绝的,称之为吸人血的官僚主义者阶级。他要建立农业社会主义,於是走向了乌托邦。凡是反对和不赞成他这个理想抱负的,都被认为是修正主义,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因而必须不断地搞群众运动,予以专政,甚至采用强制手段,不惜用高压的办法,提出所谓“马克思加秦始皇”。执行起来,实际就是用秦始皇的镇压手段来推行这个农业社会主义的理想。这就走上了如同国民党一样的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专制道路。

赵最后说:不能单纯地认为毛主席是帝王思想,以封建主义来反封建主义,自己想做一个开明君主;不能简单地认为毛主席怕出赫鲁晓夫式的人物,才发动文化大革命,把刘少奇整下去,犹如王若

水对毛主席所作的心理分析那样:也不能认为毛主席因林彪谋害他的“五七一”工程而使自己神魂颠

倒发生了心理上的变异。实际上是因客观没有条件,而硬要去实行自己的理想抱负,而形成的悲剧。

二、邓小平理论:搞经济、党领导、不争论

我首先说,现在人们都在议论邓小平理论,成为热门话题,究竟什么是邓小平理论呢?

赵紫阳说,邓小平的观点是,只要把经济搞上去,把人民的生活搞好、提高了,其他一切都好办,什么矛盾也可化解。否则,一切都谈不上。至於是何种所有制,在邓小平看来,都无所谓。那就是“私有”、“公有”均无不可。关於发展经济采取什么手段,邓小平认为计划与市场都是手段,都可采用,正如他所说的: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不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区别的标志。邓小平的再一个观点是:为了发展经济,必须保持社会稳定,否则一切无从谈起;为了稳定,必须实行政治集中,加强党的领导。在邓小平看来,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中国非乱不可。因此,他认为党的领导是绝对不准动摇的。邓小平还有一个观点,就是不搞争论,经济上的改革开放可以彻底地搞,怎么搞都行;但不要搞争论。他认为争论起来,耽误了时间,什么也搞不起来。(赵讲到这里语重心长地说)事实上,一争论,就认为发展的都是资本主义,人们的思想也要乱,经济建设也会搞不下去。所以邓小平提出不搞争论,再糊涂十年。

我说:邓小平的理论也就是在共产党领导下来发展资本主义,就是要对传统的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更新。因为传统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没有效益,是失败的,计划经济道路又行不通,按劳分配的原则也从未实现过,养了懒汉。这样的社会主义模式,自然应被淘汰,必须实行更新。对社会主义新的定义是公平与效率,其本质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而“私有”能产生动力,市场能提高效率,那么自然要采用资本主义方式来发展经济,但又是在共产党领导下,这就保证能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邓小平所提出的“糊涂”说法,也是有道理的,因为社会正如同其他事物一样,一切都在发展变化着,哪能有固定模式呢!人类社会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该是什么形态就是什么形态;不能人为地去设计模式。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被冲破了,正如邓小平所说: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谁说得清”?就是资本主义也在发生演变,所以先糊涂一下,观察和等待发展的结果。这也是科学的思维,也应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内容。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可称之为“模糊论”,如同模糊数学一样。

三、关於第二防线问题

此外,我说:人们还一再议论新领导班子是过渡性的,认为邓小平可能有第二防线的准备。

赵紫阳肯定地说,这是不可能的。既是邓定了的班子,他自己就要全力支持它。如果进行第二防线的安排,绝不能只对一个人讲,也必须对有关人员讲。那样,领导层就会瓦解,那就乱了。

赵又强调说,邓再也没有回旋余地,再不可能有其他选择了。过去对胡耀邦的问题,邓声称自己是瞎了眼睛;邓对我的问题,再也不能这样说了。邓在同扬振宁谈话时说:赵紫阳在四川二年多,群众就有饭吃了。依我说:这话说得过分了;实际是在表明他选择我是对的,后来是赵紫阳个人变了,

————————————————

①不争论,是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中提出的原则:“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

正如邓小平所说“这叫自我暴露”,是赵紫阳个人的问题,不是他自己选择得不对。

我插话说,赵健民告诉我,邓到北京工作后,在搞权术,搞平衡,也和他很少接近,并认为邓对华国锋的处理也过分,李锐对我说,邓和毛一样性格,也是搞个人独裁;也有人说邓还是提倡民主的,如他在1980年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关於《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强调“反对权力过分集中”“党的一元化领导变成了个人领导”,“权力不受限制,形成对他们的人身依附关系”等。今天谈起来,都认为抓住了党和国家的要害问题。

赵紫阳说,那时邓小平主要是对华国锋,跟华国锋作斗争。现在新领导班子李鹏的势力位置在下降;丁关根在演毛远新的角色(指在毛主席时期),丁此人有些圆滑,从来不露声色。现在大概又有人给江出主意要抓军队;江每到一地都去看望部队,并给军队提级加薪。今年春节江是在迟浩田处过的。

赵紫阳最后说:总之,只要是邓定了的问题,邓自己是不会回头的,如对鲍彤的问题,是他定的,材料也没有看,一句话:是坏人么,为什么不可以判刑!只要邓在,对鲍的问题谁也不会提,也不会有人反映,表示不同意见。(赵叹气地说)既然要整你(指鲍彤),(你鲍彤)只有拿出意志来,进行(自保健康)比赛,不要自己折磨自己;有病就要求到医院去治疗或争取保外就医。

clip_image0011994117

一、改革处在胶着状态

我说,现在国营企业进行的经营机制转换也很困难,首先遇到的是多余人员的安置问题,而企业办社会问题,一时也难解决,许多地方企业据称有百分之六、七十资不抵债,企业经营机制也转换不动。而要维持生产就必须贷款,这又是无底洞;生产产品不适销对路,质次价高,仓库积压,又是恶性循环。许多企业发不出工资,形成大的社会问题。国有企业不能自负盈亏,投资体制、财政体制也改不了。现在又是多项改革出台,全面紧张。如果出现通货膨胀将会引发社会问题,第一次通货膨胀,胡耀邦倒了;第二次通货膨胀,出现高速增长引发了“六四”,赵紫阳倒了。

赵紫阳说:目前的改革是处在僵持胶着状态,始终是在进进退退、收收放放的回圈中进行。这是由这个新领导班子不敢担风险造成的。一遇到有点风浪就退就收。老人们一说要发展,马上就又放又进。这跟过去我与老人的关系不一样。那时,一般只要是我提出来,老人同意了(一般都同意),我就干起来了。现在新领导班子,看来,是生怕老人再提什么新意见,感到非常紧张,感到难以应付,始终处在被动状态。

赵说:在我看来,目前拿出来的改革方案及措施,首先不是领导上拿出来的主意和想法,而是下边一些人拼凑出来,是各方面妥协综合出来的。由於各方面都要照顾到,实际操作上就难以推进。例如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分离,商业银行如何发挥政策性作用,各分行在地方政府制约下,自己如何自主经营?都不好办,不好操作。又如,目前实行的分税制,各地方都要为自己的收入作打算。税收权是在地方行使,而中央各分支机构又受地方政府制约,自己的系统又没有建立起来,也有可能收不起来。所以,我认为不宜过早搞分税制。

赵接着说,目前粮价放开,农民产生惜销看涨现象,国家也可能收购不上来,发生粮食危机。尤其是腐败严重,已深入机体,(在这里赵自己在解释)过去认为腐败是由不正之风和以权谋私造成的;现在看来,乃是制度的产物。我插话说:腐败来源於集权,因为没有透明度,不允许公开进行舆论监

督;权力又不受制约,利用公有制条件,进行权钱交易,当然要产生腐败。这大概就是你所指的高度

集权的专政制度的产物吧!安志文认为国家机关、学校、军队搞创收,是引发腐败的根本所在。

赵继续说,再加上社会治安不好,有的地方匪警一家、内外勾结,导致群众极为不满。有的干部则是有权就抓、有钱就捞、挖公家,造成人心涣散。这些问题拖下去,积累起来会形成共震,担心会

出问题,(赵强调)这都是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不同步造成的。

————————————————

①毛远新(1941—),毛泽东侄儿,毛的大弟毛泽民之子。文革中毛的亲信。文革后判17年徒刑。1993年释放,2001年退休。

我说:有的学者如胡绩伟提出走中国特色的民主改革道路。胡对我说,像“六四”那样靠群众自发游行示威、要求民主实行政治改革的方式已过时了,今后应走政治改革寓於经济改革的路。就是说,要结合经济改革来进行,如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制,有了经营自主权,这就是实行了民主;在城市发展个体经济、私人经济独立自主地进行经营,把公有制,国家大一统的控制冲破了,也是实行了民主;再是采取渐进的方式自下而上地来进行,就是说,由经济到政治,从乡村自治、民主选举开始,由下而上逐步推进。一些敏感的问题如联邦制、一党专政、政治多元化等先不要碰它。胡绩伟还说:至於领导层没有权威,那是好事,它就独裁不起来了;甚至领导层发生腐败也是好事,早晚会被打倒。

赵紫阳认为,这样的改革思路不能转上民主政治。

二、赵紫阳改革开放的三个观点

赵紫阳说:一、改革开放就是要扭转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使之向和平的方向发展。过去的两次世界大战及冷战,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灾难,得到了惨痛的教训,现在人们觉醒了。当然,战争有时也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不过,将来如果发生大战将是核战争,将是人类社会的毁灭,所谓既无胜利者也没有战败者。正因为这样,各国才逐步联合,建立利益共同体,携起手来共同发展;和平与发展的理性才占了上风,成为当代世界潮流。

赵说,二、改革开放就是要把国家纳入现代世界文明和世界市场经济体系中去。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越来越走向一体化,这已为人们所共识;尤其科学技术的发展,资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的传播,出现了资讯高速公路,使人类社会面貌为之一新。各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巳超越国界走向全球,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都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赵强调)如果中国再闭关自守、再抱残守缺,不利用现代文明,不纳入世界经济体系和民主潮流中去,那就会发生“球籍”问题,确是“死路一条”。

赵说,三、改革开放就是高举民主旗帜,要实行民主政治,结束无产阶级专政。过去我曾同万里

交谈过,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农民都自主经营了,你还能管住吗?没有新办法管理能行吗?城市商品经济发展了,多种经济成分实行了,人们自己独立经营了,单位、机关还能管住吗?必须有适应这种变化的新办法,那就是民主与法治。再说,现在是开放时期,各种思潮蜂拥而入,使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产生多元化,自然会产生反映这样多元化的不同观点,—再搞大一统的观念是不行了。

赵说,关於我对实行民主的看法,在四中全会批判我的会议上,我作了表达。当时是姚依林主持会议,不大同意我发言,只给了我十五分钟的时间,我按稿子念了二十分钟。最近香港杂志刊载了,但有关民主的章节给删掉了一些,美国出版的刊物刊载的比较全。那时保密很厉害,我的发言不让传达。省市提了意见,声称听不到赵紫阳的声音,就来传达处理赵紫阳的问题,不好说话。这才勉强把我的这个发言印发给各省市一份,据说,后来又收回了。这次国外不知怎么得到的,是怎么传出去的?这对我来说可能还是一个疑点呢(此时赵紫阳显得很风趣)。

为此,在这里附带引证一下赵紫阳在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批判他的会议上他的一段发言:“在实际工作中,我还深深感到,时代不同了,社会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民主已经成为世界时代的潮流……人们的民主观念已经普遍增强,……因此我想我们党必须适应新时代和新情况,学会用民主和法治等新办法去解决新的问题……而且民主的旗帜如果我们党不去高举,就会被别人夺去。

赵当时还说:“我觉得,我们迟早要走上这一条路。我们与其被动地走,不如自觉地、主动地走。”

从以上可看出赵紫阳是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要把中国纳入世界文明、世界经济体系中去;使中国走上现代化,使中国转向现代民主政治。这给了我很大启示。确实,实行民主政治是当今世界不可抗拒的潮流,任何国家都概莫能外。在东方,无论台湾地区或南韩,都已由专制政体转向议会民主、多党制,实行自由选举的现代民主政体了;同样,印度也如此;就是缅甸、巴基斯坦的军人政府,也都声称要还政於民,要实行民主政治,苏联瓦解,东欧巨变后,也都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无例外地都走向了实行民主选举、议会民主、多党政治的道路;就是俄罗斯共产党,现在也公开宣布反对无产阶级专政,承认议会民主和多党制。另外,在南非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也同样实行了民主政体。

clip_image002 1994412

一、人权与民主不是一回事

我首先说,安志文认为那些民运分子在国外越吹捧你,对你越糟糕,越不利;他并说这些人成不了什么气候,分成几派在闹分裂,还争当领袖。他们在国外遭冷遇,写文章也是为了谋生,回来的也都下海了。据我所知,如陈一谘,当时在体改委研究所时就想进中央委员,没有提名,还有情绪。熟悉他的人也是这个看法。

赵紫阳说,这些年轻人一般都存在这个问题。不过他们提出的民主改革,要求实行民主,也是代表今后的发展方向,是顺乎潮流的。

我继续说,据我了解,现在中央对这些不同政见者(所谓异议人士)是采取捉捉放放的策略。就是一有活动,就抓住一点把柄拘留起来,特别北京召开什么国际会议或国外有重要人物来进行国事访问时,就把他们监送外地,并给以优厚免费待遇。对有些人,如死难者家属丁子霖,则是便衣员警站岗,不让出门,外人也不准进入,采取隔离政策。近邻则说:这样一来也没有小偷了,不怕溜门撬锁了,但人们也在说,这样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是违反宪法、侵犯人权的;对曾经被监禁后又被释放出来的异议人士,如陈子明、魏京生等便是这样,当地派出所和公安局二十四小时在家门口值班看守。

赵插话说,现在国际上已达成人权的普遍性原则的共识,公民的权利必须受到保护。这是每个人都应当有的权利。每个公民的活动只要符合宪法,什么罪也是定不了的,是不能定罪的。(赵强调)所以,人权与民主不是一回事。

我继续说,据称曾庆红提出,对这些异议人士,要尽量放其出国,切断其与国内的联系,减少他们的能量;且得到了中央常委的同意。看来,这是当政者对不同政见者的又一策略,并把这些人当作和美国进行政治交易的筹码;同时也给自己在国际上树立一个开明的形象。

老实说,谈到这些人的遭遇,我心里是很不平静的,内心里好像憋着一口气。他们仅仅因为反腐

败,要求实行民主改革,就遭到逮捕镇压。死的死了,活着的有的被囚禁,有的被单位革职、被学校开除,生活无着,弄得家破人亡,被整得这样悲惨,我实在为他们鸣不平。可能由於我是学生运动出身,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我也是冒了被“杀头”的危险去搞“救亡”运动的?我对学生爱国行动有一种天然的同情感,所以“六四”事件后,我毅然决然地参加了死难者的追悼会,并对其家属捐了款;后来,我听到这些参加学运的人被开除被革职,流离失所,生活无着以及死难者家属生活困难等情况,我是流了眼泪的(就是现在,我在写这个追记时,写到这里也是流泪不止)。并暗自下了决心,不管自己生活如何,也要积点钱给以接济。在我得知国外有的基金会对死难者家属有点救济时,我心里才得到点安慰。

这些内心活动,我并没有向赵紫阳谈出来,只是闷在自己心里。

赵紫阳还向我说,中国人没有纳税人的观念。

我说,也没有人权观念。由於长期的封建统治,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种君、臣、父、子,伦常礼教形成人的依附性、奴隶性;再加上党强调的“驯服工具论”,使人的个人价值、个人自主权个性的发挥统统被扼杀

虽然人权目前已成为普遍性原则,公民的权利必须受到保护,但在中国先是不承认人权,认为是资产阶级口号;继而虽承认人权,但又强调与西方讲的人权观点不同:后才又认可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但也不一定打算执行。其所以如此,我认为是人权与专政是对立的,专政不容纳人权。北京有个员警

亲口对我说:我们根本不讲人权的,说抓谁就抓谁,还定有指标,完不成就得下岗。

————————————————

①陈一谘,(1940—),六四事件前,任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所长、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1989年被中共

通缉,流亡美国。1990年组织当代中国研究中心。②丁子霖(1936—),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天安门母亲运动发起人。独子被六四戒严部队枪杀。③魏京生(1950—),北京人,1979年因在民刊上批评邓小平独裁而被捕,判刑15年,1993年假释,1994年再被判14年,1997年保外就医赴美,继续从事民主运动。④曾庆红(1939—),江西人。1998年任中办主任,现任中共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

赵紫阳说:人权与民主不是一回事。如香港虽然没有民主,但人民有权可以批评任何领导人。

二、改革有险情

我说,对於经济形势到底应该怎么看,体改委有同志告诉我,现在的改革,上边也推不动,除分税制在进行外,其它改革都动不起来,问题在於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转换不动。有人悲观地叹气说,没治啦!老人再也没有能力来推动改革啦!新的领导班子也没有新招,下边也推不动,就连北京市的陈希同据称也在说推不动。山东诸城市委书记陈光对国有小型企业采取拍卖的办法,卖了二百多个,引起轰动。人们都称他是“陈卖光”。后来据说他又到另一个新地方当官,因卖不掉,乾脆又采取了送的办法,人们又称他为“陈送光”。事实是,如果不送不卖,照样维持下去要发工资,地方财政背不了这个包袱,银行贷款又是资不抵债,也是无底洞。矛盾积累起来,会越积累越大,如果物价又控制不住,人们在议论说这样下去“必乱”。

赵紫阳插话说:现在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不发票子,货币不增加,物价也上涨;而不发票子,企业运转不了,三角债也解决不了;如果放松贷币,那又会前功尽弃。

我继续说,江泽民大概感到局势不稳,最近警告大家要有“忧患意识”;并大力扩充武装员警部队,予以现代化装备,要求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中;同时,控制舆论。有人说,对新闻的控制比“四人帮”时还厉害,大家对丁关根很反感。每到大的节日或敏感的日期,如“六四”,内部都动员起来严阵以待,如临大敌。我的一个外甥女在亮马河大厦工作,对我说,共产党办了什么亏心事啦!每逢“六四”这样惊慌得不得了。

赵紫阳最后说:“改革有险情”,江泽民有局势不稳定的心态。在他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下对改革就难以推行了。如为了稳定,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贷款也要发工资;为了使工人不失业,贷款也要继续生产,使产品积压,这样,商业银行自负盈亏的改革难以进行,财政改革更不用说了,企业的经营机制自然也转换不了。这样拖下去,当然矛盾越积累越大。这就又必须到处消除不稳定因素来实行控制,用“消防队”来扑火。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王俊秀 古川:中国改革开放30年大事记

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的简历——维基百科

戴晴 我的义父 叶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