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评论 穷人上不起大学是因为学费太低?
“穷人上不起大学是因为学费太低”,张维迎曾经说过的这个观点在网上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评。今天看到有个自称是经济学博士的作者借分外汇储备的话题又提出反对这个观点。
其实如果反对者耐心的把张维迎的论证看完,可能就不会那么激动的去反对了。因为张维迎在这句话的后面提出了,提高学费之后,可以让高学费的部分变成助学金,使用这些助学金补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这样解决上不起大学的问题。这样做的效果就是,提高大学学费以后,那些家庭富裕的大学生不能再享受到低价学费的福利,而贫困学生却部分依靠家庭富裕的学生的学费得到了救济——这部分救济肯定只占全部救济的一小部分,因为国家必须还得补贴一部分给贫困学生。
其实,我的观点更加彻底一些。国家不应该补贴大学生。因为,相对于那些更多的未上大学,初中高中毕业以后就出去打工的人来说,上了大学的人的未来收益预期肯定比这些人要高,用国家的钱来补贴大学生其实是“劫贫济富”。这样低价大学学费(因国家补贴而低价)是一种隐含的,对沉默的大多数打工者(他们自己也未能意识到的)一种大大的不公平。
更公平的做法是,国家公立大学应该按照教育成本向大学生收取学费(这肯定造成比现在的学费更高),不能支付学费的大学生向银行贷款来支付学费。其实这还只是相对公平的办法而已,因为,从中学毕业的打工者的角度来看,相对大学生,他们失去了获得银行贷款的机会。不公平依然存在,不过比低价大学学费相对又好了一些。
在机会均等的平等观下,国家更应该补贴的是中小学教育,而不是大学教育。补贴大学生的本质是补贴未来的富人(相对中学毕业打工者而言),剥削穷人。
很多自称穷人代言人的人往往因为情绪激动而没看到上面的逻辑,悲乎!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