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统一·战争
如果你想和一个老朋友闹翻,跟他说“其实台·独·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一般,他不会让你失望。
如果你在老友聚会上宣称“我不仅觉得台·独·是有道理的,我还同情藏·独·,疆·独·” ,如果没有人站出来抽你两个耳光,那很可能是因为你身材魁梧或者你赞助了这次聚会的费用。
在中国民间,有两个话题可能是最为敏感的,一个是统一、独立话题,另一个是中医话题。
这两个话题的争论双方,争论到最后一般是两败俱伤,一无所获。从人数上和声音的洪亮程度上看,反统一、反中医一方处于绝对劣势,一般来说受伤更大些。
很不幸的,本人反统一(更准确的说,我反对把统一看做是至高无上、不容置疑的原则),反中医,属于绝对劣势一方,因而也受伤多多。基于之前的教训,我一般对这两个话题避而远之。既然争到最后谁都不能说服谁,除了骂脏话、打架以外,没有任何其他收益,不如闭嘴不谈。
最近,我的态度有所改变。现在知道,其实有不少沉默的大多数在围观争论的过程中慢慢的转变了观点。之前看起来不容置疑的东西,现在他们发现其实还是可以商讨的。在很受伤的争论之外有这个“外部性”效果,那么我的受伤也算有点补偿。
下面我说说我对统一问题的看法。关于中医问题,涉及更复杂的关于“科学”的定义,以后有空再谈。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统一是理所当然的;如果独立,那么一定战争。它如此根深蒂固,已经成为大部分中国人的“潜意识”。潜意识的意思是指,它自动产生,不由自主。——即使他对台湾、西藏、新疆的历史和现状没有任何深入的研究,他也自动的认为,独立是错的,如果它们要独立,那么我们一定要发动统一战争。
本文的不少读者应该有我的老朋友,其中有不少应该属于统一派。在动手之前,不妨先冷静下来听听我有限度的支持独立的原因。
心理学原理:每个人都想“统一”他人
领土统一的潜意识和中国传统文化里强调思想统一息息相关。不独当代的党·中·央强调统一,两千多年来,中国从上到下,都把“统一”当做理所当然的。早在中国远古时代,中国人就希望天下大同,到了近现代,外来的“天下大同”新版马克思主义受到中国人的热烈拥抱是自然的事情。
相对于西方文化里的“存异”(甚至是“求异”),中国传统文化更看重“求同”。求同就是思想统一的意思。不独中国人,所有人都有这个求同倾向,只不过中国人这方面的倾向更加突出一些。
如果我和你想法不一样,那么,我想“统一”你,你也想“统一”我,这个心理倾向可视为人类心理的第一公理。每个人都希望别人的想法和自己的一样,同时也希望自己的想法得到其他人的认同。如果两个人想法不一致,就可能会产生冲突,发生“战争”。
我想这个梨子应该给我(小山)吃。最好你也这么想,这个梨子应该给小山吃。如果你的想法和我不一样,而觉得这个梨子应该给你(小八)吃,那么我就想“统一”你的思想,让你的想法转变过来,变得和我一致。这样,我们就能避免潜在的冲突与“战争”。
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和”,蕴含统一的意思:如果大家的想法都一模一样,那么就不会有争斗,不会有战争;所以为了和平,我们最好统一思想;即使不能做到完全一模一样,也要努力争取做到几乎一样。
消灭思想上的差别性以消灭冲突是一个很直观的想法。不过,就连主张大一统的孔子都知道完全消灭差别性是不可能的,因而他含混的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假设未来有一种基因改造技术,在人身上加入一个名为“统一”的基因。这个基因的作用是,每时每刻监测两个人的想法的不一致性,一旦不一致到达临界水平,马上自动调整两个人想法,使之趋同。人类一旦有了这么个基因,那么冲突和战争不会再有,世界永久性的达到了和平。
上述基因技术可能永远发明不出来。如果真的发明了出来,人活着也没啥意思了。全世界的人的想法都一样,太无聊了。
解决冲突的三种方法
既然人与人之间的意志和欲求是有冲突的。那么该如何解决冲突呢?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武力统一(意志)。武力统一最直接,最直观。
我们观察不懂事的小孩子的行为:小孩子们为争夺一个梨子,最先使用的就是武力解决的方法,打架。在他们还没有学会如何讲道理前,武力是解决冲突唯一的方法(如果没有大人在场的话)。谁打赢了听谁的。
第二种方法,讲道理。讲道理的过程就是一个说服的过程。
“我最喜欢吃梨子了,而你不太喜欢吃梨子,对不对?所以,还是让我吃这个梨子吧。另外,我的火车让你玩一会吧……”
。
通过说服,一方和另一方的想法达到了“统一”,从而解决了冲突。
第三种方法,请求双方认可的、中立的第三方裁决。
我还记得小时候在农村,当小孩子们对一个东西搞不明白,争论不休的时候,一般会去找一个知识渊博、有威信的大孩子来裁决。大孩子秉公处理,讲解一番,小孩子们心服口服。
这三种方法都能使得冲突双方的意志得到一定程度的统一,但是三种方法的效果不太一样。
第一种方法,武力统一的方法效果最差,因为被统一的一方很可能只是暂时屈服,内心并没有真正的认同“这个梨子应该给小山吃”。也就是说这种意志的统一是虚假的统一,被强力屈服的一方只是口服而心不服。
第二种方法最好。通过讲道理,双方的意志达成一致,实现了真正的意志的统一,双方都心服口服。
第三种方法一般是前两种方法都失效的情况下不得不采用的方法。打架,双发势均力敌,两败俱伤,谁都屈服不了谁。讲道理,双方似乎都有理。没办法,我们请别人(我们都认可的第三方)来评理吧。
之前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争地盘老打仗,阿拉伯消灭不了以色列,以色列更没想过要消灭阿拉伯国家,于是请了美国来评理。如果双方都认可第三方的裁决,那么也就做到了心服口服,实现了意志的统一。
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投票结果出来后,小布什和戈尔就计票方式发生纠纷,不同的计票方式将决定小布什还是戈尔任下一届美国总统。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权威性最高,
于是两位听几位大法官的裁决。裁决结果是,小布什赢,当总统。戈尔输的心服口服。
下面,我们暂且不考虑第一种和第三种方法,只考虑第二种方法,我们以(台湾)独立这类问题为例,详细分析下讲道理是如何起作用的。
我们如何讲道理
我要独立,你不让我独立。要讲道理而不是拼武力,那么就不能把独立与否作为对错的基准,而需要在独立与否之上用更高级的原则作为判断对错的基准。
我认为讲道理首先需要遵循的一个原则是“将心比心”原则,用更学术一点的说法可称之为“角色交换原则”。这个原则大概等于孔子说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在孔子之前这句话就有了,孔子只不过把它发扬光大了)。将心比心是我们寻常老百姓也理解的原则,它大大的减少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冲突。我们每天都在不自觉的用它,下面不妨把它的逻辑思维过程详细的叙述出来。
将心比心的实际操作过程为:把我们两个的角色的调换一下,我换做是你,你换做我,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会如你现在所选择的那样的去做,那么,我就不应该说你现在的选择是错的。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表达的意思比将心比心稍微少一点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说:假如我换做是你,我不愿意去那么做,那么现在换回来,我也不能要求你那么做。
如果缺乏角色交换这个前提(假如我换做是你),而仅仅说我不想做的事情,我也就不能要求别人去做那样的事情,那么就会产生谬误。比方说,我不喜欢哲学,所以我不能要求别人学哲学;我不喜欢吃梨子,所以我不能要求别人吃梨子。很显然,这个陈述是错误的。实际上,一个父亲可能不喜欢哲学,但是他发现他的儿子挺适合学哲学的,所以他要求他的儿子学习哲学,这并不能说父亲错了;一个医生不喜欢吃梨子,但是他觉得一个病人吃梨子挺好的,所以他要求他的这个病人吃梨子。
现在我们把它应用到独立问题来。
现在我换做是一个台湾人,我感觉我们现在台湾的竞选挺有意思的,我可以自由的支持任何一个党,觉得的生活无聊的话,我可以自己成立一个党,去竞选县长,甚至竞选总统;当我和其他人发生纠纷时,我相信可以得到公正的对待,我相信司法是公正的;我的房子不担心被强制拆掉;我可以自由的说话,我不担心我在网上说的话被监听晚上警察来我家查水表……。
这个时候有一个已经和他分家几十年的兄弟对我说:“几十年前,那些老头子打架,我们不得已分家,现在我们不分家了,我们还是合并吧。”
我问他:“合并了,家里谁做主。”
他回:“哈哈,这个还要问吗?我的家产多,人口多,地大物博,而且我还有导弹,核弹,我要生气,美国人都怕我,我打个喷嚏,世界都要感冒。再过几年,我家GDP世界第一,谁敢惹我!你不要以为美国人可以保护你,我们本是一家人,美国人是外人!你不要做汉奸!”
我回:“
之前TAIWAN由蒋家父子当家,但经过我们的奋斗一点点争取到了现在的自由,现在我们家可以选举轮流当家,挺好的。和你合并后,我们又回到了几十年前……虽然你牛逼,但是我还是希望分家的好。马总统说,你们不民主,我们不跟你合并。如果你们真的要武力统一,虽然怕你,但为我们自己,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要跟你拼一拼。美国人虽然夷狄,但貌似对我们却比你这个兄弟好得多。汉奸?虽然这个词语没多大意思。但要真论起来,貌似我们更有理由说你是汉奸,你们用苏俄人歪理邪说,把老祖宗的牌位都砸了……俄国人怎么对待我们的祖上的,大概你还没忘吧?”
好了,总结下上面的模拟对话。把大陆人的我和一个台湾人角色交换:如果“我”是一个台湾人,“我”会选择不支持统一而支持独立,那么现在换回来,作为大陆人的我就不能认为作为台湾人的“我”的选择是错的。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即使“我”是一个台湾人,“我”也会选择支持统一而不支持独立,作为大陆人的我也就能认为台湾人的“我”反对统一、支持独立就是错的。
没错,作为一个大陆人,当你“化身”为台湾人后,你既可能支持独立,也可能反对独立。究竟你是支持还是反对独立,现在来说,已经不太重要了,重要的是,你应该把将心比心视为一个比“统一”更高级、更为基本的处事原则。
事实上,有些大陆人“化身”台湾人以后,可能仍不喜欢台湾的自由,他可能觉得混乱,所以会支持统一。而作者本人更看重民主自由的价值,所以我倾向于支持独立;如果台湾如朝鲜般不自由,那么我会反过来支持大陆统一台湾。再说一次,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承认有比“统一”更高级的判别对错的原则,不能说“统一”就是对,而“独立”就是错。
通过将心比心,我们能够得到,我和你的利益是对等的,不能说我的利益天然的压过你的利益,所以你应该听我的。动物世界没有将心比心,所以那里只有弱肉强食,胜者为王,只有“战争”而不会讲道理。
如果人类也不会将心比心,也秉持胜者为王的道理,那么人类特有的绝大部分优秀的东西都不会产生,即使产生了也会毁灭殆尽。人类不会有同情心(动物大概没有同情心吧),不会有慈善,不会有文学艺术——大部分文学艺术是关于人道,关于平等的,除了关于打架的技术,任何艺术都不会产生,因为我们不需要;我们甚至连语言都会退化到几种简单的手势,因为不需要太多的废话,我们用拳头说话就行了;自然,人类也不会产生法治,因为用拳头决定胜负就行了……
显然,没有人愿意回到动物时代,没有人真正的认为,弱肉强食应该成为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我们需要公正,需要平等,需要同情心,需要爱,而人权、法治保卫着这些东西不会被拳头夺去。
总结。以上说明了,要讲道理而不是拼武力,我们首先需要遵循“将心比心”原则。但有了“将心比心”原则后还不够,讲道理还需要更多的基本准则。以后再议。
活着离开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