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的含义是什么?
中国大城市中等收入者的月收入大概是1万块。除掉个人所得税,各种保险等等,他拿到手的大概7千元。
如果这个人是一个合格的、典型的公民(而非一名“百姓”)——即他对社会、政治、公益还稍微有点兴趣,也许他会想,为何要让国家拿走这么多钱,为何这些钱不留给我自己使用。
如果取消强制性的保险
如果取消强制性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他大概会被返回1千块钱。也许,他会自己从市场上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等“社会保障”。也许他很自信自己未来的收益比较高,而不购买这些本质上是分担风险的保险。也许他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把这返还的钱去嫖赌逍遥,结果在年老体衰的时候,生活悲催。
真实的社会里,哪一种“他”占主流呢?
大量的研究发现,大多数人是不是风险爱好者,而是风险厌恶者。正是因为这个风险偏好特性,市场化的保险公司能存活下来。那么,这样一种改变——由强制性的社会保险改为自愿的社会保险机制,将对我们的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显然,社会保险公司——无论哪个险种的公司的服务将更好,价格将更低,这是废除了强制性的缴纳保险后,保险公司不得不面对单个的消费者,它们之间的竞争加大了。而竞争的扩大能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目前中国有一个庞大的由国家控制的养老基金,这其中的腐败也是惊人。如果出现多个市场化的,相互竞争的养老基金,国家养老基金的资金将大大降低,公务员们腐败的机会也将大大降低,而这显然能让消费者在年老时拿到更多的退休金。
对于那些不负责任的,或者爱好风险的人,当他们很不幸的时候在年老生病的时候没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过着悲催的生活,我们这个社会可以做点什么呢?难道我们该见死不救吗?
我赞同救助他们,尤其鼓励富豪的慈善家基于同情和人道,给他们伸出援手。但是我赞同政府救助他们。因为,如果一个政府不仅不惩罚不负责任的嫖赌逍遥的行为,而且为这种行为的恶果买单,毫无疑问,这种行为只会越多而非越少。
私人慈善和政府慈善不一样的是,私人慈善在人格上其实对受助者的一种惩罚。假如,比尔·盖茨给年老体衰的我施舍1万元,我会觉得我受了他的恩惠,很可能反思自己年轻时候的不负责任行为。但是如果政府给每个像我一样的人“发”1万元,我很可能不会反思自己,而倾向于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甚至会怨恨政府,给我的钱太少了。
对于那些负责任,自信且比较幸运的风险爱好者,每个省下来的医保和养老保险的钱可能会被用于投资——投资于人力资本——多买些书,上技能,或积攒起来准备作为创业资金。
强制性的“五险一金”实际上让所有人的选择变少——即每个人都应该拿出一部分钱干同样的事情,而取消强制后,人们可以更自由的支配这些钱,多样化的支配这些钱。正如前面我们的例子体现的,强制性的“五险一金”对那些不负责任的人也许是利好,但是对那些负责任的,想创业的人不是利好——降低了他们的福利。
降低个人所得税
降低个人所得税又会带来什么变化呢?我们不妨做个极端的假定,假使个人所得税降为零,它意味着什么?
税收是国家用来生产“公共产品(服务)”的。个人交税的理论逻辑是:我享用了一些公共服务(公路,国防,警察等等),我必须为公共服务买单。逻辑的说,如果我不使用任何公共服务,我可以不交税。
从另一个角度看,降低税收只有同时降低公共服务才有可能。如果政府为个人提供了大量的服务——如上面说的还承担一些慈善救助服务,养老的服务,降税是不可能的。
现在,我们已经习惯了很多“公共服务”由政府提供,其实,并不总是如此的。举例来说,19世纪的美国,警察缉凶的一部分服务是由私人提供的。在中国古代,教育、医疗的大部分是由私人提供的,甚至一些路桥产品也是由私人提供的。由于人民并不需要政府干什么多情,税收自然不不会太高。
一般来说,市场提供的服务会比政府提供的服务物美价廉,这是因为市场上有竞争,供给者必须物美价廉才能获得消费者的信赖。市场化公共服务还有个“公平”的好处,假如我没有孩子,我就不必为公立教育交税,假如我没有车子,我就不必为高速公路纳税。而由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所有人必须那些服务纳税,哪怕其中有些并不是自己需要的。——上前面说的一样,强制性的税收,也有降低多样化支出效果,使用每个人都不得不“购买”某些服务。
从效率和公平的角度看,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国防服务由政府来提供是最高效——国防中的武器装备则不一定。警察呢?法院呢?教育,医疗呢?我不知道。由市场来提供这些服务至少是可以想像的。

from WordPress https://xiaoshanzhang.wordpress.com/2017/03/24/%e5%87%8f%e7%a8%8e%e7%9a%84%e5%90%ab%e4%b9%89%e6%98%af%e4%bb%80%e4%b9%88%ef%bc%9f/
via IFTTT
评论
发表评论